首页 »  新闻中心 » 

我校启动临床学系建设工作

发布时间:2015-10-28

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王晓民教授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临床专科院系建设的专题报告

    为进一步有效整合我校附属医院医疗、教学和科研等资源,实现临床重点专科的有效延伸,提升各附属医院的综合水平,我校决定在附属医院开展临床学系建设工作。10月27日上午,学校在番禺校区举办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学系建设专题报告会暨启动大会。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王晓民教授应邀出席并作临床专科院系建设的专题报告。学校党委书记冉丕鑫强调临床学系建设是我校新一轮学科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切入点,从学校,到各医院,乃至各专科都必须高度重视和扎实推进此项工作。会议由常青副校长主持,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各附属医院领导及专科负责人等200多人出席。
    王晓民作题为《搭建临床学科发展平台 提升临床学科整体实力》的报告。他介绍,2003年起,首医大以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为载体,以国家重点学科和北京市重点学科为先导,逐渐拓展到所有的临床学科,启动并逐步推进临床专科学院与学系的建设。专科院系组建的学科发展平台,打破了医院行政划分,实现了学科资源整合,由同一学科专家共同商定本学科发展。经过十多年的努力,首医大已经建立了4个临床专科学院和34个临床专科学系。与会人员从报告中了解到该校临床学科建设机制的特点,包括非行政实体的功能地位;学术追求、学术引领和学术民主的建设原则;院系务委员会领导下院长(主任)负责制的运行模式,赋予其在学科建设、导师遴选、教学职称晋升、研究生培养等方面的学术授权以及采取滚动挂靠的运行方式;临床专科学院(系)形成规章制度体系,并进行定期检查。
    王晓民总结了六条建设经验:明确认识更新观念是学科建设的根本;开拓创新是学科发展不断进步的不竭动力;资源整合是实现临床学科发展的有效途径;遵循医学学科发展规律是建设的基础;学术追求是保持专科院系生命力的重要条件;健全规章制度是建设的重要保证。最后,他还指出了该校 “十三五”建设的主要思路,并与在座听众就医院管理体制、科研成果管理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
    常青副校长提出了临床学系建设的时间表。他指出,近日学校将印发《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学系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今年底前先以部分研究所为基础,完成相关学系的组建工作;从明年亦即“十三五”开局之年起,在两至三年内,将国家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整合组建;在“十三五”的最后阶段,建成覆盖全校绝大多数专科的临床学系。
    会上,冉丕鑫书记提出三点意见。第一,明确发展思路,临床学系建设是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及各附属医院、专科发展的必然需求。临床学系建立的目的是整合各附属医院和研究所(中心)的优质资源,进一步开展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内涵式发展永不停步,必须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口,加速学科实力的提升。临床学系的建立促进各专科之间沟通交流,实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从而提升各附属医院实力,推动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第二,加强顶层设计,从学校层面制定整体建设规划是临床学系建设的首要任务。组建临床学系,“散兵游勇、单打独斗”不利于资源整合,所以要以提升内涵实力、实现共同发展为目标,精心统筹与组织优质资源;“一窝蜂”式的组建方式不利于建设工作的高效推进,而是要把握方向、分步实施,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先对基础和条件较好的学科进行整合,及时总结经验,步步为营,扎实推动组建进程。
    第三,坚持团结协作,各附属医院提供充分支持是临床学系建设的重要保障。各附属医院应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深刻认识到资源整合将带来的发展动力。牵头学科所挂靠的附属医院在人财物等方面要提供充分的保障,尽管规模、学科水平等情况各不相同,但各医院都应积极地参与此项工作。医院内部先把优势以及相关学科进行整合,然后跨系统、跨医院之间再整合成更大的学科群。从医院的角度来说,各附属医院要有学科建设意识,把学系与自身专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新一轮学科建设的起点和突破口;从学系的角度来说,各科主任也要有学科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进一步重视教学、科研等工作,深入思考发展目标、凝练主攻方向,加强人才引进与共享。
    此外,冉丕鑫书记强调了智慧医疗建设的重要性。他表示“互联网+”是医院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医院管理、科研以及信息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学校整合资源的工作之一,因此各医院应该积极给予支持。

(宣传部 医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