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广医第十一届“书香广医文化月”活动开幕

来源:图书馆  发布时间:2025-04-16

最美人间四“阅”天,春风漫卷书香来。4月15日下午,广州医科大学第十一届“书香广医文化月”活动开幕式在番禺校区图书馆举行。本届文化月主题为“书香赋能增贡献,评建并进创一流”。校长赵醒村、副校长付晓东,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荣获“阅读之星”称号的师生代表参加开幕式。活动由图书馆馆长袁林主持。

开幕式在图书馆举行

图书馆馆长袁林主持开幕式

活动伊始,袁林馆长介绍本次“书香广医文化月”并部署相关工作。她表示,图书馆通过创新信息咨询与决策服务,运用分析工具和技术,产出《广医ESI学科动态分析》报告,定期更新《广医图情动态简讯》,配合完成职称评审论文的期刊类别审核,为学校各项工作提供信息决策支撑。同时,图书馆不仅拓展创新服务,也注重持续深耕自身品牌建设,每年的“书香广医文化月”活动已成为图书馆的品牌。图书馆通过不断丰富线上线下活动,打造沉浸式、立体化阅读场景,在师生群体及兄弟院校中形成了较强的影响力和良好的口碑。

学校领导为荣获2024年度“阅读之星”称号的师生颁奖

随后,赵醒村校长、付晓东副校长分别为荣获2024年度“阅读之星”、2024级新生“阅读之星”称号的师生颁奖。

校长赵醒村讲话

赵醒村校长在讲话中表示,阅读是塑造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源泉,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同时,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省、 市阅读推广大赛,并斩获多个奖项,书香校园氛围日益浓厚。学校举办第十一届“书香广医文化月”,旨在进一步提升师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化素养,为学校高质量推进“双一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希望广大师生积极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深研学科经典以夯实专业根基,广涉人文社科著作以培育跨界思维,将阅读成果转化为创新实践的内在动力,成长为兼具专业素养与人文情怀的新时代医学人才。并寄语图书馆持续加强内涵建设,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支撑学术创新的知识中枢、传承医学精神的文化殿堂、培育医学创新人才的成长摇篮,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参加开幕式的师生合影留念

2024年度“阅读之星”名单

2024年度“阅读之星”师生代表分享了他们的阅读故事。

基础医学院学生办张庆文老师

张庆文:“阅读是文化基因的解码器,是剖开医文交融的柳叶刀。阅读不仅拓宽认知边界,还可以带来精神的放松‌。我偏爱《东周列国志》这类历史作品,其中的智慧如精密齿轮的咬合,既能锻炼逻辑思维,又能以史为鉴促进个人发展。我认为,博览群书有利于跨学科的学术交叉融合,深度阅读能强化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有助于培育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第二临床学院2022级临床医学专业陈志烘同学

陈志烘:“阅读既是助力专业成长的阶梯,也是慰藉心灵的港湾。《人体解剖学图谱》等医学书籍为我筑牢专业根基,而诗词、小说等文学作品,则让我在理性之外,感受情感的细腻与生命的辽阔。我尤其喜爱《当你读懂唐诗千首》,这本书从现代视角解读唐诗,我深刻认识到,唐诗不仅是文字之美,更是古人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在学习间隙,翻开诗集,仿佛与古人对饮畅谈,读几行诗句便能驱散疲惫。”

学生工作处徐步乙老师

徐步乙:“阅读最重要的是读书的状态。读闲书最好的状态是,不把读书当作一种爱好,而是一种刚性需求。就像我们不会纠结于喜不喜欢呼吸而决定要不要呼吸,而是在读书中享受宁静、培养专注。”

生命科学学院2024级生物技术专业孙小涵同学

孙小涵:“我尤其喜爱阅读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太古和其他的时间》。这本书视角独特,在时代巨变的大背景下,小村庄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读罢这本书,我意识到,在宏大的时代浪潮中,个体虽然渺小,但再微小的事物也有其独特世界。收集生活的碎片,用心填充自己的 “小世界”,同样能够带来幸福感。”